今日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我国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最早被确定下来的节气。此时节,蛙声阵阵,蝉鸣声声,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 7V9%)%=h|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夏至这天,正午阳光几乎直射地球上的北回归线,达到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且日影最短的“极至”。 !L&=?CX *%ed;>6:Q O\|C,Epm |#DC.Ga!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g28S3 '2 s[0prm5. “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谚,说的是过了“夏至”,白天越来越短,每天做针线活,用的线也一天比一天少。 [_g#x(= [attachment=526114] {B'Gm]4 {{^Mr)]5K “夏至”时,新麦登场。人们在这一天吃面,既表示“夏至”这天最长,也有庆丰收,尝新麦之意。 D)H?=G IeRl6r%: ZTQ$Ol+{q 江淮一带进入“梅雨”季节 NYSj^k;^(z 4@/ q_*3o 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IgzCh [attachment=526116] wc<2Uc R-g>W 对于江淮一带来说,夏至时节也是“梅雨”季节。所谓“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充足的光照与水分使得农作物生长旺盛,农家自是欢喜。 DBj;P|L_ LV}UBao5n (hhdbf 调息静心,“心静自然凉” gp#bQ |% M{kA- 其实,夏至只是盛夏的开始。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才会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Z\MZ&{k{* [attachment=526115] U6/m_`nc }vXA`)Ns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夏至”一过,阳盛于外,人体出汗增多,消夏防暑首先要及时补水。可多食苦瓜、芹菜、茼蒿、苦菊等,以利于祛暑益气、除燥祛湿、生津止渴和增进食欲。同时做好精神保养,宜晚睡早起,适时午休,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调息静心,“心静自然凉”。 \j,v/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