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聊起过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在传统媒体里混得不太如意的人,在自媒体领域却做得风生水起。 s8WA@)L hs2f3;) QD+dP nZu 我们探讨一下原因,可能是他们转型的机会成本低,有利于全身心拥抱新趋势。如果是在传统媒体做得安稳舒服,反而会失去求变的动力。 @xtcjB9 d7It}7@9 2(5wFc 这些话可能两头得罪人,但我是想说,边缘人改变世界,原本就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Q.2:*d. 5;>M&qmN }f^K}*sK$5 再举个相近的例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短,我家虽然有电视,但从来没开通有线。所以,广电媒体的衰落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VMad ]bEf ;T"}dJel# &hB~Z(zS! 但是人们没有想到,一大波广电人抓住了短视频的红利,从电视屏幕转战手机屏幕,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fF_1ZKx+#! ^KF S%Pk@n`z] 悲观者说,当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NX@TWBn% |I^\|5 Gw~^6( Qu 乐观者却看到,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又悄悄打开了一扇窗。 dB<BEe\$g. W5
fO1F cP$b>3O 悲观者又说,鸡汤文,走开。 ,
y{o!w [attachment=520465] 6b-d#H/1Y n2Dnpe: 那就再来一些例子。历史上,徽商是有名的商帮,你现在去皖南旅游,还能看到富丽堂皇的徽派建筑。而徽商崛起的直接动力,是穷。 \&2GLBKpe
\r324Bw>2 5|r3i \ 徽州都是贫困的山区,种地养不活人。《徽州府志》载:“徽州保界山谷,山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大都一岁所入,不能支什一。”一年种地挣的钱,还不够一年支出的十分之一。 Ny*M{}E <Sm=,Sw UG
Fx 怎么办呢,只能出去经商。“小民多执技艺,或贩负就食他郡者,常十九。”十个有九个打工仔。 uEVRk9nb I?4J69' q0`Vw% 就这样,徽商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活跃于以苏州为首的各个地方,形成了徽州财阀而执经济界之牛耳。”(《宫崎市定中国史》) JI3AR
e?y mXz-#Go( %Q1v8l.} 很多商帮的崛起,都与此类似。晚近一点的,如温州商人,致富的起点也是不堪穷困。改革开放前,当地有童谣:“平阳讨饭,文成人贩,永嘉逃难,洞头靠贷款吃饭。”当时的污点,后来的荣耀。 .#5<ZAh/? 42Gr0+Mb Rk"VFe>r 边缘人敢拼敢闯,无所畏惧,然后别开生面,在绝境中找到生机。 v_{`O'#j^ ]B3 0d #ZCgpg$wM 人,很多时候需要像霸王项羽一样,自断后路,背水一战。 =H>rX
2k D4Uz@2_ K\IS"b3X 边缘人的优势不光是心理上的,还有实际的。 9 ?MOeOV8 lr +Kwve H#m)`=nZSZ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讲到朱元璋的出生地濠州,在中国南北分界线上。在这条分界线上成长的人,因为兼具两种性质,在当时那样的乱世中有很大的优势。从分界线北上或者南下,在任何土地上都不会有违和感。 gSZNsiH qq[2h~6P] Q7"KgqpQ3 边缘人,顾名思义,处于两个或多个世界的边缘。他们的痛苦在于,两边都难以融入,他们的优势却也在此。 E0ud<'3< :n0(g B un W{ZfEC 为了生存,边缘人既要往外走,去闯荡世界。来到异乡打拼,他们对内又会十分抱团。这种团结,往往会驱使他们做出比条件优越的本地人更大的成就。 KKGAk\X +3si=x\=/ @]H&(bw 放眼世界历史,最著名的边缘群体莫过于犹太人了。如果展开,又是一篇大文章了。 WYRTt2(+% :&6QKTX y"cK@sOo 但是既然说到犹太人,不妨分享一段我读过的关于边缘人改变世界的最精彩论述,摘自犹太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的文章《以色列的起源》。 S'Yg!KwX gLl?e8[F R(k6S 他说,政治问题的重大而彻底的解决方案有个特点,它们似乎必定来自这样一些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处于问题的边缘,它们外部进行考察,其理想与目的过于简单,其愿景清晰而强烈,其认识方式必然忽视细节。 0AJ6g@t[ gBYL.^H^l u\^<V) 这看起来是在贬低边缘人,说他们思维简单,理想粗糙,行事莽撞。然而在重大的历史关头,这些品质不是缺点而是优点。 w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