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长眠 |
2021-03-02 16:22 |
“防范通讯信息诈骗” 系列专题 _,Rsl$Tk'
美好的寒假转瞬即逝 开学季又双叒到来了 “神兽归笼” 家长们心里是多么 不(kai)舍(xin)呢 P"V{y|2
[attachment=515626] aX[1H6&=7
在孩子们笑迎新学期 1|l)gfcP
家长们才松一口气时 骗子们也都蠢蠢欲动 利用各种名义进行诈骗 给学生和家长来个“当头一击” a$xeiy9
[attachment=515627] P+;CE|J`X
今天特意梳理了一些 常见的“开学”诈骗方式, 一起来“补补课”吧! oXQ<9t1(
01校园贷款诈骗 I", &%0ycm veX"CY`hn
ni"$[8U
[attachment=515628] 学生群体因为没有收入来源,在急需用钱时,可能被“网贷广告”吸引。骗子抓住学生急需用钱的心理,声称可为学生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受害人信以为真,骗子便以预付保证金、制造银行流水等名义向受害人索要钱财;或者冒充平台客服人员,以 “需注销学生贷款账户,否则影响征信”为由来引诱受害者下载多个APP贷款平台,再以账号资金解冻的名义,要求受害者转账到指定账号实施诈骗。 _@BRpLs:4 e0~sUVYf k binf 温馨提醒: 6m-:F.k1( 正规的贷款公司均不会在放贷之前收取任何费用。先收费再放贷的都是骗子。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 %eutfM-?6
02“卧底”班级群,假冒老师诈骗 zU4V^N'
f- k|w%R@
ax72e hL} 骗子进入班QQ群或微信群,将头像和昵称换成与老师一致,假冒老师发布通知收取班费、材料费等各种费用。需要注意的是,疫情期间,骗子也可能以注射疫苗收费的名义骗取钱财。 c+Q.?vJ 0U~;%N+lv i!1ho T$ 温馨提醒: d Y:|Ef|v( 遇到自称“老师”收取费用,要及时核实求证,不可轻信,更不要轻易转账。需要特别注意,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不收取费用,要求缴费一定要警惕 u^aFj%}]L
03助学金名额诈骗 56bud3CVs %EJ\|@N:
[attachment=515629] 部分骗子会发布“领取助学金”的通知短信,诱骗家长点击木马链接,下载病毒软件,进一步盗取银行卡账号密码信息,快速转移钱财;或是以“需要收取保证金”的名义,要求家长先支付“手续费”进行诈骗。 ]e@0T{! wZo.ynXT c4ZuW_&: 温馨提醒: )DGz`-> 收到此类助学金通知时,不要被喜悦冲昏头脑,要先向孩子和学校进行核实。先交钱,必有诈。必要时可以去官网或拨打机构相关的电话进行确认。 5M<'A=
04编造“意外剧本”进行诈骗 _X,[]+ziu% E,<\T6/%q nL":0!DTRD O ':0V 不法分子以虚构子女出车祸、生病、违法需交纳罚款等为由,拨打电话欺骗父母汇款;虚构子女被绑架,利用电话背景音(孩子的哭声、打骂声等)造成家人恐慌,要求家人立即汇款赎人。 E VN-<=i^ mX<Fuu}E*Z 温馨提醒: =.qm8+ 收到子女“意外”消息时,家长切不能关心则乱,应第一时间与老师、学校进行联系,对消息的真假及时核实,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7[lsD*
05刷单兼职诈骗 \ifK~? 7g A08M[O
[attachment=515630] 骗子打着“高薪资、日结、简单操作”的旗号,在微信群、贴吧论坛、评论区等发布刷单兼职信息,以此来吸引学生从事“刷单”。一开始用蝇头小利吸引学生越陷越深,到最后要求刷一个“大单”,等诈骗到一定额度,骗子就开始不再返利,玩消失。 B0b[p*gIl s.R-<Y3 温馨提醒: "W &:j:o 找兼职一定要通过正规的平台。同时不要轻信一切需要先行缴纳“保证金”、“报名费”的兼职信息。 >op:0on]}
开学季 一定要提高警惕 增强防骗意识, 保护好个人隐私 不乱点陌生链接不乱扫不明二维码等 转账汇款前一定要进行核实 发现被骗后,保留好证据及时报警 /i-xX* 来源:中国电信 tp6csS,
Sc4obcw% X6Lh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