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网(无图版) -> 八卦爆料 ->正文 登录 -> 注册 ->

村集体与个体同筑梦,小作坊变成大厂房

气气本气 2021-01-14 13:48

G4<'G c  
nC[L"%E|se  
很多人都说旧的、土的东西只剩情怀了,可安德镇三灵村的土面条就不一样,“土”得很突出,是那种一生产就被抢购一空的土,也是那种入口后被极力称赞的土:“真好吃呀,又滑又软,还特别香!” wU+ofj; +I  
s "*Cb*  
qIO)Z   
skZxR5v3~L  
OZk(VMuI  
Kw-E%7gh4c  
三灵村的土面条原先是家庭小作坊靠土法制作进行生产经营的,如今这土法制面条的手艺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人的手里,而这位90后的第四代传人隆振良,如今已经变成了三灵村隆康面条厂的厂长了。每天,他看着厂房外来自周边县份的客商开走满载面条的货车,心里就喜滋滋的,这是梦想实现后的那种喜悦。 \[Rh\v&  
t0}3QGf;c  
EJZl'CR  
[attachment=511630]  >cSc   

[attachment=511629]
图为小作坊里的面条制作过程
Y Xn)?  
VN`2bp>5I  
[attachment=511628]
PiAA,  
4-cnkv\~  
{\lu; b!  
隆振良说:“感谢村里给我们建起的大厂房,让我们梦想成真。我们要鼓励周边的群众种小麦、山茶油,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劳动力到厂里做工,解决他们的困难。” 0XXu_f@]9  
H> _%ZXL  
[attachment=511631]
Fwho.R-.  
ZH~m%sA  
原来,隆康面条厂是在三灵村村两委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的大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原有的经营场地小,村里就申请扶贫帮扶资金30万元,再加上第一书记经费5万元和村集体经济5万元,一共投入40万在旧小学里建起了大厂房,优先出租给隆振良,场地的问题就解决了。新建的大厂房占地1000平方米,有一个大晒场、三个生产车间、两间办公室。每天,厂子里机器都马力全开,工人干劲十足。以前订单多一点,厂里也只能接一部分,现在每个月可以生产4000斤的纯面,有100多个固定客户。产销一点都不愁。 bU_9GGG|  
\Sg&Qv`  
CQ3;NY=o  
[attachment=511633]
:K2N7?shA  
]j_S2lt  
*qKwu?]?>  
除此之外,村两委还帮隆振良办理营业执照、注册商标,帮忙向市扶贫办申请扶贫产品的认定资格。小作坊秒变大厂房,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受益的人也越来越多。扩大经营的大厂房,大量收购周边村民的山茶油、小麦,村民的收入就增加了。厂子还能够吸纳12个门口就业岗位,保证了12户贫困户的就业。 UY)YhXW  
Hh54&YKZ  
[attachment=511632]
[attachment=511634]
M}M.  
Ybd){Je"z  
=_Qt&B)  
过去,隆振良的小作坊,一个月满打满算纯收入能有6000元左右,建大厂房后,这个面条厂每个月纯收入可达到2万左右。三灵村的村集体经济也因为这个每年增加两万多元的收入。 X3RpJ#m"'  
j.ANBE96>  
[attachment=511635]
htMpL  
Eiz\Nb  
gpE5ua&  
三灵村党支部书记钟腾敏:“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吸纳传统的手工小作坊,建起这个大厂房,让他们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成效,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查看完整版本:
[-- 村集体与个体同筑梦,小作坊变成大厂房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ingxi.ne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