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o:;s 广西百色靖西市化峒镇三友村距离市区13公里,总耕地面积为3962.3亩,辖11个自然屯,18个村民小组,775户3264人。党总支部共76名党员,设2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2019年,147户农户种植烤烟3087亩,农户交售烟叶总金额687.8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在“乡村振兴·争创五旗”活动中,荣获五面红旗,该村耿足屯获自治区“绿色村屯”荣誉称号。 {8>_,z^P) JJbM)B@- :`Zl\!]E`o [attachment=507460] $+)x)1 9^C!,A{u4 ^c[CyZ:a 9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靖西市化峒镇三友村党支部书记黄文革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贫困户召集到“农耕文化茶话室”开会,为秋冬季菜种植工作做好准备,并制定结对互助方案。 nfd?@34"A2 ;|2;kvf"w T^=Ee?e c-3Y SrY “我种植烤烟、秋冬菜去年赚了些钱,今年想扩大种植规模,希望通过参观和学习掌握更多的技术。”脱贫户李廷标想利用这个机会“拜师”。 u1pYlu9IW UmP?}Xw6 4%c7#AX[T nHhD<a! 三友村盛产五谷杂粮,通过“烤烟-水稻-秋冬菜”轮作模式以及发展桑蚕、火龙果等特色产业,2019年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9120元。 J4K|KS7
9cw4tqTm .@/z-OgXg j.yr5% 回忆往昔,黄文革很感慨:“以前村民基本上只种植水稻和玉米,虽然解决了温饱,但生活水平依然很低。” S*DBY~pZy DY+8m8!4H Jb)eC?6O AIRVvW~($ [attachment=507461] u=ds]XP@ B#Oc8`1Y +2k|g2 改变,源于脱贫攻坚战的打响。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带领村民大兴水利,走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新道路。截至2019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0.36%。 +=29y@c 7:R{~|R ?XTg%U
NNREt:+kr
“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很重要。”黄文革说,近年来,全村11个自然屯各培育3-5名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先行先试,用成功的经验引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村种植烤烟、桑叶、秋冬菜、优质稻、火龙果等农作物9000余亩。 |]]pHC_/W /S=;DxZ,r ay7+H7^|hZ Y"]e H{ 蝶变的乡村,不变的乡愁。近年来,该村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契机,打造“农耕文化茶话室”“思想堂屋”“乡贤廊”等平台,扩宽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管理的渠道,传承和弘扬友爱、友善、友好的“三友”文化,建设“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NdED8 iRc W0uM?J\O ,{mf+ 3&$, 4{;8 ]/.a [attachment=507462] 7]HIE]# (>Q9jNW [#3Cg%V 该村以建标立杆,示范带动的方式,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聚力作用、辐射作用,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传播、实践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质。50岁的村民谭国据有卧病在床的老父母,他30多年如一日,为父母擦身按摩,始终悉心照顾。该村开展亮家风家训以及“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好孝子”“文明户”等评比活动,并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教育引导群众,树立乡村文明新风。 K&"Pm9
?`[ uh% oRJP5Y5na 夜幕降临,三友村火龙果基地“星光”璀璨,为边境线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9年,该村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示范基地,采用催花补光技术,在夜间为火龙果精准补充光源,提升产量和品质。该基地年产值250万元,不仅带动周边群众合作种植,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200多人次。 ~M9n<k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