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幼儿园 |
2020-08-23 11:31 |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7Ac.^rv5 日前,记者在百色城区走访发现 不少餐馆、酒店杜绝浪费有妙招 大部分市民将“光盘行动”变成了习惯 “吃不完兜着走”渐成风尚 YTg8Zg-Z [attachment=503277] \_7'f ps*iE=D 积极响应“光盘行动” 0O(V y y O;.DQ 连日来,我市各部门广泛宣传发动,倡导文明消费,将勤俭节约、文明用餐落到实处,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_hO$|W [attachment=503279] ▲市民农先生践行“光盘行动”。 P>R u G`f|#-} “我们应该倡导节约,用餐结束后服务员也可以适当提醒打包。”8月17日,市民农先生到爱琴海购物公园用餐,在一家火锅店里,他发现店内每台桌子的左下角都粘贴了“文明餐桌,节俭养德”的宣传标语。“打包不丢面,浪费才可耻。”农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4V->I [attachment=503278] ▲桌上的宣传标识。 bVr`a*EM 记者向该店员工咨询,原来这是由右江区文明办、右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制的宣传卡贴,通过朗朗上口的文字、发人深省的图案,提醒消费者厉行节约,摒弃不良进餐习惯,增强文明消费意识;号召餐饮企业树立优质服务理念,共同推动“文明餐桌”行动走向深入。 y:k7eE" $g\p)- aU |(uo@-U 餐馆酒店各有妙招 \/9 O5`u*V 9H2mA$2jnE 为响应厉行勤俭节约的理念,我市很多餐饮企业都推出“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各项举措,不少商家根据顾客人数“量身定制”提供大份、小份菜品,还会在点餐环节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 o;>qsn8 [attachment=503281] ▲小朋友拿小份,吃多少拿多少。 t-SZBNb G<Urj+3/Xo 8月19日,市区一家名为“康记餐饮”的酒店号召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坚决落实“光盘行动”,并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光盘行动”倡议书》,“我们不希望精心烹调的美食被您遗忘在餐桌上。”这一做法得到了不少食客的转发和好评。 VUD9ZyPw C|]Zpn#{K 同天上午,记者走进市区一家名为“成都鱼庄”的餐馆,负责人万鸿介绍,在客人点菜方面,服务员会提示客人不要铺张浪费,少点后补;在菜品方面,可以根据用餐人数,按量烹饪菜肴;在服务方面,主动询问食客餐后是否打包,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 Nx!7sE*b$1 f7Gs1{ “如果看到客人点菜太多吃不完,我们心里也不好受,最希望看到大家高高兴兴地吃饱饭,把每道菜都吃光就最开心了。”万鸿语气诚恳地说。 ~;uU{TT f/{ClP. “以前我们会用大汤勺做菜,一不小心就会把调料盛多了,做出来的菜不好吃就会倒掉。近两年,我们制定了一套标准,用小勺子盛取调料,保证风味的同时又不会铺张浪费。”店内厨师陈炫宇认为,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全市餐饮企业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不仅通过餐馆出新招,厨师在烹饪过程中,也应该避免食材、调料出现浪费的情况。“希望通过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营造餐桌进食新氛围。”陈炫宇说。 %&eBkN!T z6fY_LL yO@@-)$[y [K1z/ea)V 节约意识深入人心 #
S0N`V HcpAp]L)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市民梁女士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一直是我教育孩子应该做到的。作为一名‘80后’,我们经历过的生活状况,我们的孩子可能想象不到。虽然今天的物质水平提高了,但有些东西永远都不会过时。” m?=J;r"Re [attachment=503280] ▲粉店配菜调料台处的温馨提示。 Rb0{W]opt+ 来自黑龙江的李明洋是百色学院大三学生,她告诉记者,“在我们东北,多数群众有‘囤菜’的习惯,我家里也是每次去买菜买水果都把一周的量买回来,但很多时候没来得及吃完,有些菜和水果就会烂掉,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她说,她到南方上学后才知道,很多家庭都是按照家庭人口,一顿饭吃多少就买多少。“一些精品水果店还提供西瓜、哈密瓜切块小盒分装服务,这样的服务既方便又贴心,也避免了过度浪费。”谈起这一点,李明洋竖起大拇指点赞。 %
@!hf! qAt#0 百色学院学生管晟露也表示,8月13日,学校推送了一则题为《我承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微信文章,“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秉持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学校饭堂吃多少就点多少。比如一份饭量比较大,我们也可以与舍友分享,三个女生点两份饭,每个人都能吃饱,也会减少浪费。” dJ~Occ 1~r gp+@+i>b+[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近年来随着节约意识不断深入人心,剩饭剩菜情况已有所改观。“以前寨子里有红白喜事,要摆两三天酒席,家家都要有人去帮忙,攀比之风严重的时候,一场丧事办下来要十几万元,人情负担很重。”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德峨村村民杨金辉说,现在很多村民学会放下面子,坚持文明、节俭、理性消费,村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的现象也逐渐减少。 D4*_/,} 节约 从来都不是一个过时的词语 而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习惯 希望餐桌文明从你我做起 人人争当“光盘侠” rr2^sQ;_ NKRm# oo1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