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网(无图版) -> 八卦爆料 ->正文 登录 -> 注册 ->

反诈第4期 | 校园防诈专题——毕业证还没拿,就叫你“交学费”!

拒绝二手烟 2020-06-17 11:07

校园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宣传教育
!)GPI?{^5  
中考、高考在即,各种学校招生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学生和家长们可千万不要大意,新型电信诈骗犯罪形式层出不穷,下面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段和防范重点,希望大家提高警惕、防范诈骗! @_;6 L  
=3FXU{"Qi4  
分析
rS=6d6@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学生防诈骗知识,大家必须牢记。 2l9_$evK~  
OA+W$  
(一)诈骗分子的主要伎俩: `+U-oqs  
s:%>H|-  
1.假冒学校组织“专家高层次培训”“精英辅导”“考前辅导”等理由,利用家长望子成龙心理进行诈骗。 7{6wNc  
[attachment=497605] 1!~9%=%  
l 1@:&j3h  
2.假冒“班主任”“学校领导”“辅导员” “学校同学”“老乡”等特殊身份进行诈骗。
[attachment=497606]
grZN.zTO  
3.声称遇到“意外事故”、“突发事件”急需家长、亲朋好友汇钱解困进行诈骗。
[attachment=497607]
IySlu^a  
4.假冒“充值返利”“购买游戏装备回扣”“粉丝内部优惠活动”“快递客服退款”等方式,宣称能以小利获取优惠、回报进行诈骗。
[attachment=497608]
K.z@Vx.  
5.假冒能帮助“介绍打工”“网上点赞分红”等“公益夏令营”为名进行诈骗。 X]N8'Yt  
[attachment=497609] # aC}\  
(二)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 ]x,:  
kHJjdgV  
通常,下面几种不良心理意识易被诈骗分子利用:(1)虚荣心理;(2)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心理;(3)贪占小便宜的心理;(4)轻率、轻信、麻痹、缺乏责任感;(5)好逸恶劳、想入非非。 M:ttzsd  
以中小学生为例 t<4+CC2H  
1.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 ;I9D>shkc  
     很多同学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虽有十年寒窗的经历,但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9rhz#w  
ak R*|iK#b  
2.感情用事,疏于防范 d< y B ~Y  
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去帮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少学生就是凭着这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 17-K~ybc  
[attachment=497610]
!$j'F?2 >  
f.!cR3XgV  
xMe[/7)4  
3.有求于人,粗心大意 k7j;'6  
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但关键是要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忙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常常是惟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进而铸成大错。 B|!Re4`0  
<3i!{"}  
Xs4`bbap  
宝典
学生和家长防止电信网络诈骗的具体策略
)9}z^+TH  
y<)x`&pcD  
1.要有反诈骗意识 nF=h|rN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反应。 wDn5|F}i&  
[attachment=497611] #6JG#!W  
U@H SU%H  
2.不要感情用事 _]B'C  
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上讲感情、哥们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新认识的朋友、老乡、遭受不幸的落难者),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最好能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作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或保卫部门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Zvc{o8^z  
[attachment=497612] 8$1<N  
rKO[;]_*  
cEe>Lyt  
3.对过于主动自夸自己本事或能耐的人,或者过于热情地希望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人,要特别注意。 wuPx6hCl  
那些自称名流、能人的诈骗分子为了能更快地取得你的信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大多都会主动地在你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说自己是如何了得,取得什么成就,而且他正在运用他的本事、能耐为你解决困难或满足你的请求。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你应当格外注意,因为你面前的那个能人很可能是一个十足的诈骗分子,而且他正企图骗取你的信任,此时你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此后是否上当受骗。 &Oe,$%{hBh  
[attachment=497613]
T7[ItLZ  
4.切忌贪小便宜 T3\Q<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特别是不很熟悉的人所许诺的利益,要有法治意识,学会理智判断和调查分析。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的,克服贪小便宜的心理,就不会对突然而来的好处欣喜若狂。对于这些横财和好处,最好的防范是三思而后行。 AtSEKpKc  
$N~8 ^6  
nfc&.(6x<  
温馨提示:
s+aeP  
[attachment=497614] X"yLo8y8$  
ALhu\x>AY  
每一个学生和家长,一旦接到类似要钱的信息务必要提高警惕、有防诈意识,一定要及时与学校、孩子直接联系、亲自核实。对诈骗分子的各种理由、诈骗手段要有法治意识、防诈警觉。 <MoWS9s!yb  
此外,学生及家长上网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尽量不要在QQ等网络工具上存储亲友的真实信息和相关图片资料,谨防被不法分子通过黑客、木马等手段盗取相关资料实施诈骗。一旦发现QQ、微信被盗号,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和亲朋好友,防范各类网络诈骗的发生。 q?`bu:yS  
S^3I"B  
B7cXbUAQs  
zH.7!jeE  
dH8H<K~  
a4c~ThbI  
"/K44(^  
}psJ'aiG*  
ondF  
nM@S`"  
RK|C*TCnl  
图文:源自网络 'En6h"{  
[-Dx)N  



查看完整版本:
[-- 反诈第4期 | 校园防诈专题——毕业证还没拿,就叫你“交学费”!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ingxi.ne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