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发声之后,仝卓道歉了。 S2'a i 昨晚(29日)晚上9点38分,仝卓在其个人微博发布了手写道歉信。 yR>P [attachment=496014][attachment=496015] >va_,Y} 全文↓↓对不起大家,我错了! $8eiifj 在事情发生后,我觉得十分羞愧,大家的批评,让我真正认识了自己的问题。 ZcXAqep8' 高考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任何人都不应以不正确的言行影响其公平,公正。我已经向中央戏剧学院申请撤销我的学籍学历。感谢学校的栽培,给母校添麻烦了,非常抱歉! aJ(/r.1G 我也向节目组道歉,给你们增加了工作,造成了损失。向所有关心我的人道歉,让你们担心难过,请一定以我为戒。 \HLo%]A@M 我会闭门思过,认真反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C;m"W5+ 再次向大家深深的表示歉意,我愿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0"OEOYs} 仝卓2020年5月29日 ;
oa+Z:;f
wkZwtq 0o>C,
` 教育部发声:零容忍 Ak@!F6~ $~FZJ@qa 5月22日,仝卓曾在直播中分享自己当年考学的压力,聊起当年复读时“往届生变应届生”的经历,“我当时考心仪的大学,是一门心思非这个大学不上,我当时有点较劲,考不上就再来一年。但是呢,这个大学只招应届生,我还搞了很多……然后我就成了应届生,哈哈哈。最后还是没考上,完事儿呢……我就上了中戏。” 5/'Q0]4h [attachment=496016]仝卓在直播中分享“往届生变应届生”的经历 pmB
{b
8*0QVFn$
HfSx*@\s 该言论一出,很快引发了网友对其学历的质疑,“高考舞弊是违法的”、“闻到了凉的味道”。 hc
q&`Gun 上了热搜↓↓[attachment=496017] [attachment=496018] Li5&^RAo|J 在仝卓道歉之前的(29日)晚上8时许,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 就对仝卓自曝疑似高考“舞弊”进行了回应。 59)w+AW 据教育部注意到近日仝某在网络直播中自称将往届生身份改为应届生参加高考,已要求山西省教育厅、有关高校和中学开展调查。教育部表示,对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零容忍,此事虽时隔多年,但会坚决追查到底。[attachment=496020] WBWW7 HK
YgcW1}
no<$=(11i ,1mL=|na
n5d8^c! 2 S3%2T 南都评论 *xNc^&. 仝卓究竟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 6o#/[Tz 艺人口误常有,但这样的“口误”却少有。近年来,尤以“博士”翟天临不知知网为何物最为公众熟知,而当翟天临发表了此番言论后也逐渐淡出大众视野。 9$HKP9G 公众并非不能接纳口误,而是不能接纳“错误”,特别是不能踩过社会规范的边界。虽然仝卓在直播中并未明说如何从往届生变为应届生,但通过前后的话语逻辑,“搞了很多很多……”“也就是所谓的……”,这些字句间的断裂指向的是潜规则、关系、手段、走后门等社会灰色地带,而在高考语境中谈论这些灰色地带则将问题带至了教育公平或高考公平。 <K^a2 D 正因为如此,才更需要教育部门这次及时的介入调查。 Qa=Y?=Za 从仝卓事后的回应看来,本人或许有些委屈——考学失利,借读复习,即使没有高考复读的经历的人也能知道高考复读的不易,特别是对于事业已经步入正轨,既做歌手又涉足主持、演戏的仝卓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成功来形容。只不过仝卓搞错了重点,公众并非是对复读的经历指手画脚,而是关切往届高考生如何变成了应届生。 _ZhQY, 毕竟,根据山西招生考试网《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在“资格审查”一栏已经明确提出:高度重视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将报名资格审查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审核中要做到严禁往届生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名。 >(a35 b$ 由此,“口误”问题的背后已经变成了仝卓是否将自己往届生身份变成了应届生?如果有,在招考部门已经提出明确规定之时,身份的转换如何达成?这只是个案还是有更多藏在海平面下的冰山?是个体失守还是系统性漏洞?而假若没有,则应该尽快给“”委屈的仝卓一个交代。 Vt}QPNt 值得一提的是,在关于仝卓事件的讨论中,有几种声音混杂其中形成了噪音。有人认为“心仪的大学只收应届生是不是对”?有人认为复读生改应届生不是伤天害理的事,还有人认为既然仝卓没考上心仪的院校,此事也没什么大不了。这无疑是一种非逻辑的辩护。“是否应只收应届生”和“更改往届生身份”是两件事,前者涉及理念可以讨论,而后者则是在既有规定基础上的公然违规无可争议。 akyMW7'3V< 同时,如果“口误”属实,则表明一个错误的动机已经产生了实际的结果,而考没考上并不能影响高考违规本身这一既定事实。而假若某些个体认为高考违规都算不上什么大事,又该如何在一个追求“公平正义在身边”的社会自处? GoybkwFjZ 高考,是被民间誉为“最公平的考试”,是“实现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维护高考公平的追查长期有效,急需有关部门调查结果。 L/:l>Ko>7 南方都市报(nddaily)综合报道 >p-UQc +I3Vf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