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离世前跟徒弟说: CN+[|Mz*p 3P N<J
w`x4i fZ0q 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作为老师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 s$s~p
+U BRyrdt*_e 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那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 90X<Qs V\vt!wBcB 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Z0 @P1 &C6Z-bS"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老师,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IN~Q(A]Z% yp9vgUs Z7J8%ywQ
永远不要试图改变一个人 \W4|.[
nW1u;. }}G`yfs}r 我姥爷在七十大寿的时候许的生日愿望,是希望我姥姥能收收她的暴脾气,“别一天天跟他吵吵叭火的”。 tFn_{fCc> RR
|Z, v4OroG=^ gLy1*k4 当时我姥姥笑了一下没说话,但家里人都看得出她脸上明明白白地写着三个大字:不可能。 [`2V!rU i_Ol vuy~ wO.T"x%X 我姥姥年轻的时候脾气是出了名的火爆,只要惹到她了,哪怕是丁点小事都能把房盖掀翻,哪怕是嫁了人,当了妈,也没有多大改变。 Y,n&g45m 8`Ih>
Dc B
OKY
X 5bBY[qp 希望我姥姥变得温柔一点这个愿望,姥爷从二十岁许到了七十岁,不出意外的话,八十大寿的时候,他的愿望还会是这个。 [3o^06V8j sYE| m - ]E| 他改变不了我姥姥的脾气,正如我姥姥也无法让他改变抽烟的习惯一样。 0w<vc}{t eaB6e@]@ O4t0 VL$ Y?IvG&]) _X;xW#go 我姥爷是个老烟枪,一天不抽上个半包就浑身难受,偏偏我姥姥最讨厌闻烟味,所以结婚之后俩人为这件事几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9(eTCe-~6 Ku$:. LYhjI Qa>t$`o` 为了强迫姥爷戒烟,姥姥几乎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把家里的烟都藏起来,没收零花钱,给他看被熏黑的肺的照片,跟他吵架甚至动手,威胁他不戒烟就离婚...... ~+
[T{{ |$ [&eG>zF" 但都没有什么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五十年了,姥姥依然没能成功地让他放下手中那支烟。 ~)vq0]MRg Z}$wvd bS7%%8C 他们用了半辈子的时间,拼了老命都没能达成自己的心愿,却用无数次的争吵给家里的所有小辈都讲了一个道理: kT^|%bB[i NpI "XQ QN)EPS:y '3Ro`p{ 永远不要试图改变一个人,没用的。 B:oE&Ahh{ =e*S h0dK hX4V}kj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抱怨: [`(W(0U% 3'2>3Y/7Bb #|-i*2@oR >=O5=\` “为什么ta就不能改改呢?““我要怎样才能让他不这样做呢?” sYa;vg4[ M5c$ ]?c9;U 这些问题适用于同事、朋友、夫妻、亲人等各种人际关系之间,但答案大概只有一个。 [SJ3FZ< \8Y62 S3Dmc\f 别想了,ta不会改的。 o=C:= eU(cn8/} ((Uw[8#2` q[}W&t, {?X:?M_ 每个人生长的环境、经历不同,导致每个人性格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感悟的经验也不一样,所以有些想法和思维已经是固定在灵魂深处,改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nJ,mZx `?=Y^+*!- B5v5D[ o5 老人们经常说的,三岁看到老,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 M,w5F5 CT{mzC8 \&BT#8ELG ,)?!p_*@: 根深蒂固的东西,是无法被轻易动摇的。 4m1@lnjp yi.GD~69 yo^M>^P\N 所以,把心血放在改变另一个人的身上,约等于是在浪费时间。 40=*Ul U- Ky[s&>02 ze"`5z26| ?LSwJ
@#
总想着改变别人,是一场灾难 9KCeKT>v 所谓的“改变”,其实可以分为两种: hik.c3 MMU>55+- 第一种是对方做错了事,我们去纠正。例如孩子在撒谎、不守礼貌,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时,长辈们会很严厉地训斥他,告诉他不能这样做。 zoibinm}Eg B}fd#dr 这种改变,是有益的,也是必须的。 XmJ ?oPr7 gkhmQd 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希望一个人的改变,不是因为对方“做错了”,而是因为对方“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_*wkTI+j BK]5g[
综艺《明星大侦探》里讲过这样一个案子: ?uh%WN6nU] #n_t5 O[ 在科技发达的未来世界里,很多人可以选择在孩子出生时再复制一个一模一样孩子,复制的孩子从小被带到一个秘密基地里,按照家长所期望的样子培养长大。 ,,8'29yEq mlLx!5h= 等到孩子大一些之后,如果养在身边的这个亲生的孩子不能够让父母满意,那么那个复制的孩子就会被带回家,顶替他的身份活下去,而亲生的那个孩子,会被像一个物件那样销毁。 pgd9_'[5 tfIUH'Ez> 其中一个孩子小贾因为从小顽皮,不爱念书而被父亲放弃,当复制的孩子来到他家,准备替换掉他时,他突然意识到了父亲的计划, <H,E1kGw9 2=IZD `{! &[b(Lx|i 在求生欲之下,他把复制的孩子打晕并换上了他的衣服,作为那个复制的孩子,留在了这个家里。 k|4}Do%; xcE2hK/+ )6b`1o!7 <I 0 EjV TdeHs{| 3;?DKRIcX 但为了防止被父亲发现再度被送走,他只能逼着自己变得优秀,逼着自己放弃一切爱好,成为父亲想要的那个完美的孩子。 WU\Bs2 weH;,e*r 虽然保住了一命,但他一直都不快乐,因为早已经失去了自我。他还活着,但原本的那个他却早就死了。 l3N '@GO f1AO<>I; 当父母责问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为什么不能像“别人家孩子”一样完美无缺时,每个小孩的心里都会闪过这么一句。 <IBWA0A=8a &0x;60b A= 96N@m6 “你爱的是我,还是你想象中的那个孩子?” Uc<BLu; Qa#Em1co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综艺里这种技术,但想要强制改变孩子的父母并不在少数。 r;~7$B) ^^z_[Ih 大到把孩子送进“网瘾学校”强制看管,小到不想穿秋裤时的“你妈觉得你冷”,都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一种控制——虽然你没有做错什么,但你不合我的心意,我就要改变你,直到我满意为止。 |BEoF[1 AB+HyZ*// 不仅是父母儿女,任何关系中,都存在这样的强迫: blx"WVqo HuLvMYF 要求丈夫外出时必须五分钟一个电话报备行程的妻子; ?Gx-q+H Lky T4HC8n `D $ "K1u 要求妻子不跟自己在一起时就不准化妆的丈夫; sq_
yu( }Jo}K)>! ^]k=*>{
R 强迫孩子停掉喜欢的兴趣班腾出时间来学“有用的东西”的父母;不准丧偶的父母再找一个老伴的子女...... dnzZ\t>U ]?sw<D{ 强行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是一种灾难。 [hJASX9 tS3!cO\ 'i:S=E
F 3w&Z:< !ZS5}/ZU n#PXMD* 人天性渴望自由,讨厌束缚,每个人到成年时,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之后,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走的一条路。 v8U&{pD, \=c@ p'4ZcCW?f 就算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就算终点没有太美的景色,那也是他喜欢的,想要去追逐的,走在这条路上的每一分钟他都会觉得享受。 @Zzg^1Ilpu |33_=" 而当这条路被人堵死,这个人被要求“马上掉头,去走一条我给你安排好的路”时,他只会觉得遗憾、痛苦,甚至是崩溃。 +8}8b_bgH o*5b]XWw 即使他最终妥协,走上了别人希望的那条路,但像一只提线木偶一般,丧失了为自己而活的权利,也丧失了自己的喜怒哀乐。 B-p ]. `3^%ft~l 没有人有权剥夺别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哪怕是包裹了一层“为你好”的外衣。 NCp]!=uM; ~Dbu;cqR@ 不要把自己的手,在别人的生活里伸得太长。 $Zn>W@\ ;>CM1 \2 Yo*jE}
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oM!zeJNA
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旁有一块墓碑,上面有一段碑文: nmw#4yHYy: V~7Oa2'#B /u~L3Cp(
L"L a| 当我年轻时,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t=IM"ZgfL ra
F+Bt` KBI36=UV 当我成熟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于是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th|'t}bWV ,a3M*}Y~3 k r5'E# 当我进入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所以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 8vx#QU8E/ \SooIEl@ QfV:&b` 当我垂垂老矣,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R-6km Tex> goZw![4l Dco3`4pl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会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tDVSj 04c`7[ awgS5We| 然后,谁知道呢? :DJL kMP G&q@B`I =>*9"k%m 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dk
V LIRL`xU7 释迦牟尼说:“降伏百万大军并不伟大,降伏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5mJA -[B+ PTpGZ2FZ UYH&x:WEd
GLA4O)
{#N,&?[ Y z],["*Q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把自己做好就行,与其花时间改变别人的思维和行为,不如把时间用在提升自己上。 /Py`a1 r!c7{6N $r1{Nh 仔细留心不难发现,每个人的改变从来不是因为别人,而是自己的想法发生变化,主动做出的改变。 EouI S2e;a xJ^pqb ow9Vj$m 所以,想要改变别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改变自己,再用自己的行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对方,这比任何强迫和威胁都来得更有效。 V^kl_!@ b\vL^\bX8 YK V"bI
人生,计较得越多,失去的就越多。 8bX?HeYrr |!cM_& 2Uy}#n|)r 少点吹毛求疵,多点包容理解。生活跟心境就会豁然开朗。 Nazr4QU :0% $u>;O: ;F:Qz^=.a 希望我们都能够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而不是正相反。 08z?i A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