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网(无图版) -> 八卦爆料 ->正文 登录 -> 注册 ->

靖西风流街盛会精彩依旧

元宝 2018-10-07 11:18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Nb/#8  
C N9lK29F)  
-VK 6Fq  

[attachment=453304]
L||_Jsu  
z4l O  
d~L`*"/)[  
eF5?4??  
[attachment=453305]
(s?`*i:2  
\Ol3kx|  
[attachment=453306]
tPO\e]  
由评委出题,参赛着围绕题目主题进行歌唱,台上的阿哥露出了的笑容,看来是信心满满呀! u rGk_.f  
8+^?<FKa  
[attachment=453307]
1FfdW>ay*  
壮族提线木偶戏是广西靖西市一种土言土语、土曲土调的古老民间戏曲艺 术,深受壮族群众的喜爱,被誉为“南国民间艺术奇葩”,流传于靖西 F|._'i+B!  
nquKeH  
[attachment=453308]
n^QOGT.s6`  
4Q0@\dR9  
[attachment=453309]
aQax85  
壮剧,是广西壮族人民喜爱的民间地方戏曲的一种剧种,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它像壮乡大地的风光一样绚烂多彩,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表达了他们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壮族人所以迷恋于壮剧,除了戏的内容和唱腔吸引人以外,乐神消灾、人寿年丰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X1*6qd+E  
S@suPkQ<>  
[attachment=453310]
Y.$InQ gL  
DJl06-s V  
[attachment=453311]
z1\G,mJK  
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UN`F|~@v  
r4Ygy/%  
[attachment=453312]
c"ukV_6~J  
.y7&!a35  
[attachment=453313]
\'( @{  
oo\0X  
[attachment=453314]
wK 8/`{B9  
阿妹们捧着大碗,唱着靖西绣球城的敬酒歌,欢迎八方宾客来到绣球城做客,大碗一口干,这就是壮家人的热情 OCy\aCp  
3[Pa~]yS  
[attachment=453315]
>V~q`htth  
z-G|EAON"/  
[attachment=453316]
G?-27Jk8  
iQ= %iou  
[attachment=453317]
\jn[kQ+pJ  
民族服装体验,娇羞羞的闺房梳妆打扮,等待有情郎 aubmA0 w  
#plwK-tPR  
[attachment=453318]
QZufQRfr{  
I\R5Cb<p  
[attachment=453319]
4XL*e+UfJ  
祭火大典
7I;Give{  


沿途有妳 2018-10-07 16:51

随心而安 2018-10-07 19:26
愿能够代代留传下去

king1093 2018-10-07 23:21
不是反驳楼主,也不是表现自己,山歌、壮歌都不是具体的称呼,其实,东南亚一带的run qu“讓曲”符合唐诗的韵律,戏木偶越南到长江一带都有,并不会是我们独特的模式,至于大耳朵下来帽子的服装是宋朝图画保存下来的,至于现在的壮族女服装更值得怀疑,根本是清朝满洲帽子的模式,东南亚热带会带这样的帽子?我们的民俗是那样传承下去吗

马特首 2018-10-08 08:24
光膀子就是最真的民族服装

2018-10-08 10:04
真正的壮族民族文化就是这样?

回眸 2018-10-08 10:54
靖西山歌应该是流传得最久的吧

JX1553 2018-10-08 11:32
king1093: -9-%_=6  
不是反驳楼主,也不是表现自己,山歌、壮歌都不是具体的称呼,其实,东南亚一带的run qu“讓曲”符合唐诗的韵律,戏木偶越南到长江一带都有,并不会是我们独特的模式,至于大耳朵下来帽子的服装是宋朝图画保存下来的,至于现在的壮族女服装更值得怀疑,根本是清朝满洲帽子的模式,东南亚热带会带这样的帽子?我们的民俗是那样传承下去吗 FH M^x2  
%kNkDI  
        靖西的山歌绝对不符合唐诗的韵律的,而是壮族特有的腰脚韵其实不仅仅在靖西,壮族的山歌,大都是腰脚韵,与汉族的“唐诗的韵律”的脚韵大不相同。 * ok89 ad  
现代壮族服饰中的“满洲帽子的模式”是现代人的创造。传统的壮族服饰是头巾而不是“帽子”。 KK]AX;  
70年代之前,靖西农村壮族服饰常见的是上白(头巾,靖西俗称“跟文雅”),中蓝(蓝、青底,镶黑边的无领大褂,铜扣),下黑(黑色的宽裤脚长裤,部分地区在外再套裙)。

小小牵牛花 2018-10-08 11:51

白莲花 2018-10-09 09:45
老人们的节日

甜甜蜜蜜 2018-10-09 16:10
每年靖西有两次风流街是吧

愤怒 2018-10-10 08:58
去年参与过,挺带动人心,气氛也挺好,就是地方太小

我来了 2018-10-11 09:45


jingxi.ne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