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小镇,绣球定情 ;LMJd@ 'L8'
'(eZ^ 靖西县旧州镇是广西西南边陲小镇,山清水秀,有“小桂林”之称,人杰地灵,是闻名世界的“绣球之乡”。距离靖西县成八公里的旧州镇,依水而建,青石板路,木门雕廊,农闲午后,家家门口都坐着缝制绣球的女子,五彩绣球的亮丽色彩和老街的古朴气质相互交融,宁静和谐,这就是闻名中外的“绣球街”。 2n|K5FR() 靖西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内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农作物种子。壮族是传统的稻作民族,绣球内填放五谷种子,既是期盼五谷丰登,作为男女定情之物,也喻示着人丁兴旺的祝愿。 ROous4 MG 爱,就要“绣”出来 wbst8*$ 壮家姑娘将爱情的想象和向往都绣在了绣球上。 [xGf,;Z 靖西绣球作为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早在唐宋年间就开始出现在靖西人的生活中。 (,8$V\ 靖西绣球以纯手工精巧制作和复线刺绣的“堆绣”技艺著称。靖西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和面料,分为12瓣,“上四瓣必挑飞禽,下四瓣须为走兽”,梅兰竹菊,每瓣皆绣有吉祥物,“堆绣”技艺将飞禽走兽的图案勾勒得栩栩如生,是绣球中的极品。 [DF,^4g 靖西县多民族聚居,是壮族人口最集中的县份。抛绣球招亲是历史上壮家姑娘挑选心上人最重要的仪式。心灵手巧的壮家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都会亲自缝制绣球,对心上人一丝一缕的情谊用一针一线挑绣出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绣球上挑成了各种美好寓意之物的图案。 Vb= Mg 2006年5月,以靖西绣球和壮锦为代表的靖西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oomT)gO 6* 爱情是每一个姑娘心中最美好的向往。 hUF5fZqii 壮家姑娘是内敛的,将情谊一针一线地绣在了绣球上, |b)Y#)C; 壮家姑娘大方的,抛出的绣球是每一个壮家姑娘对于爱情的真挚追求。 } x2DT8u 抛出绣球,收获爱情 ,.7*Hpa 宋代朱辅在《溪峦丛笑》有载:“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双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 !s&NT @ S 抛绣球最早是壮家姑娘挑选心上人的重要方式。壮家人爱唱歌,每年春天都要举行歌圩。对歌是歌圩最重要的内容。壮家姑娘和小伙子用歌声唱出各自的心声,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小伙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要接住对方抛出的绣球,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的礼物,抛回去给姑娘。若姑娘同样有意,就收下礼物,接受小伙子的追求,意味着爱情的开始。 @CT;g\4 LS917ci- [attachment=445016] !Y[lQXv 8/=L2fNN[ [attachment=445017] -&-M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