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cPeAe [attachment=444928] s?SspuV f0<zK! uOxHa>h 端午,这个温情洋溢的节日里,有这样一群男儿,虽思乡情浓,却依然舍生忘死、奋战在硝烟纷飞的扫雷一线。 /@os*c|je 他们,就是正在西南边陲执行中越边境第三次大规模排雷任务的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扫雷队官兵。 1GY2aZ@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两次在中越边境组织大扫雷,清除边境雷患。目前,第三次排雷任务正在进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作业难度大、危险系数高。 CSk]c9= 自执行此次排雷任务以来,扫雷官兵们顶酷暑、战风雨,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一次次将彻底清排雷患的土地交给当地百姓。祖国边境的和谐安宁,浸透着他们的汗水,甚至鲜血。为了和平,为了安宁,他们义无反顾,英勇赴险。 {K(mfTqm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U\?+@E* 此时此刻,也许你正享受着悠闲的假期时光,或徜徉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景中,或沉浸在家人团聚的喜悦中。但我们不应忘记他们,那些用青春和汗水、忠诚和坚守为祖国护卫和平、创造和平的扫雷勇士。 `]Bb0h1![ 今天,让我们走近扫雷官兵们,聆听他们的青春故事,感悟他们的坚毅与忠勇! 5pO|^Gj1 ——编 者 s6H'}[E< “人员撤回!”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搜排手邢志明用黄色小旗逐一在搜排过的地区做了标记,才最后一个撤出。 |"H 2'L$ 走下雷场,脱去已被汗水浸透的搜爆服,这名36岁的老兵拨通了妻子的电话:“今天的任务结束了,一切顺利……” ,Z.sGv 走下雷场,道一声平安——这是邢志明与妻子王林艳之间的一个约定。 1^iBS 邢志明是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扫雷队三级军士长,2002年进入扫雷队,执行过多次扫雷排爆任务。 kc,"w\ ai 一回回勇闯雷场,一次次出生入死,邢志明和战友们用热血与担当,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BFLef3~.0 “我是班长,有责任冲锋在前” 8;PkuJR_] 中越广西边境,024号雷场,沟壑纵横,山石林立。 3} A$+PX 扫雷队爆破组连续换了几个地方,都未能找到安置爆破筒的合适位置。纵深近两百米的雷场,每次爆破进度仅两三米,官兵们一时犯了愁。 /
)0hsQs “我进去看看情况。”爆破班长田喻文着急了。 w =^.ICyb@ “我经验比你丰富,还是我去!”不由分说,已经穿好搜爆服的邢志明,拿起探雷器踏入雷场。 UZZJtQt 一步,两步……邢志明的每一步,都像是走在刀尖上。雷场外,战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9KSi-2?H 眼看着爆破筒往前移动了十几米,负责爆破的战士邱文海立即冲进雷场设置炸药,好让班长尽快撤下来。 gk ]QR. 每次排雷,老兵们总是冲锋在前,遇到不明爆炸物,大家争着带头去排险。 xad`-vw “已经记不清亲手排过多少颗地雷了,每次执行任务从来不敢大意,迈出的每一步都事关生死。”邢志明说。 g 7oY 1; 有些雷场沟壑纵横,爆破筒无法放置,只能靠人力清排出一条安全通道。 @=J|%NO “就好比在战场上开辟通路,这是排雷战斗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整个任务进程。”危险和困难面前,邢志明一次次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Onmmcem 他说:“我是班长,有责任冲在前面。自己多一分危险,战友就多一分安全。” '<Z[e`/ 雷场里,排雷官兵身着搜爆服和防护头盔,大部分时间双膝跪地作业,一个上午下来,人人大汗淋漓。每天排雷作业超过7个小时,对官兵体力与意志都是巨大考验。 4s\spvJ 自执行任务以来,官兵们攻坚克难,涌现出一大批像邢志明一样的“开路先锋”“排雷能手”。 V\V
/2u5- “与危险同行,不能轻信经验” h}bfZL “嘟嘟……”探雷器发出尖锐的报警声,邢志明观察了一下附近搜排出地雷的位置,果断提醒大家:“探雷器下,有一枚地雷。” _|HhT^\P 邢志明将探雷针扎入泥土中,当触及深埋在地下的弹体时,他小心翼翼地一点点挖掘,很快发现了地雷引信。 KKeMi@N 随后,他用小铁铲慢慢剥去浮土,一枚地雷完全裸露出来。 "LyD “报告!发现69式防步兵跳雷!”这是在不到50平方米的地域内发现的第12枚地雷。 QYJ
EUC@ 当时,有人认为“这一地域不可能有地雷”,但邢志明没有放松警惕:“雷场就是战场,不能仅凭个人猜测去搜排。” >1y6DC 虽然排雷经验丰富,但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让邢志明始终铭记:“与危险同行,不能轻信经验。” 0=d2_YzSf 在一次勘界立碑扫雷任务时,战士杨鹏发现了一枚地雷,邢志明立即赶来。 8*ZsR)! 通常情况下,在一枚被清排出的地雷附近,不会再有其他地雷。然而,当邢志明准备展开作业时,杨鹏一把拽住了他…… 1Pf(.&/9_ 邢志明回头一看,发现另一枚地雷就在脚边,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 MB plhVK8 原来,由于常年受雨水冲刷,导致多枚地雷堆积在一起,如果稍有疏忽,极易发生危险。 Vej$|nF 那次经历,让邢志明深刻认识到,雷场上没有绝对的经验,任何失误都可能引起致命的后果,上了雷场必须时刻保持警觉。 <LX\s*M) “每次排雷,每一个动作都要尽量轻巧,每一次挖掘土石尽量少些,这样才能保证不触发地雷引信。”邢志明说。 O5\r%&$xd 一枚铁钉,珍藏至今 t=_^$M,yr “用自己的双手挖出地雷、再销毁,内心有很大的成就感,这也是我们排雷官兵的价值所在。”战士汪林兵说。 Iv`IJQH> 在普通人眼里,地雷是死亡和危险的象征,而在搜排手眼中,能够亲手排除地雷是自己业务能力的体现。 q5'S<qY^ 2002年,进入扫雷队不久,邢志明十分希望能通过努力,尽快提高自己的搜排技能。 w~'xZ?
一次任务中,身边的战友连排数雷,邢志明却一无所获。正当他急于找到地雷时,突然听到探雷器发出报警声,他的内心既激动又紧张……小心翼翼清除浮土后,他发现只是一枚铁钉在捣乱。
">A<%5F2 “为确保搜排过土地的绝对安全,雷场上清理出的每一块金属,对于整个任务来说都是有意义的。”看到邢志明失落的神情,班长张振兴鼓励他。 T U%@_vYR 听到这话,邢志明心情稍稍平复。他默默把丢掉的铁钉捡了回来,放在口袋里珍藏。 *zfgO pK 如今,当了班长,邢志明经常把当年老班长的话讲给战友们听,目的就是鼓励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l+v,ELX= 在邢志明所在的扫雷队中,不少官兵都珍藏有属于自己的“战利品”:弹片、硬币、弹壳、金属纽扣……每个“战利品”的背后,都承载着官兵成长的记忆。 6(
HF)z “扫雷行动不仅要扫除雷患,还要消除乡亲们内心的恐惧。”官兵们说,和平年代,我们天天坚守在扫雷岗位上,为的就是让群众放心——有扫雷兵在,边境雷患一定能够彻底排除。 UD I{4+z 一个心愿,简单质朴 .nV2n@SR “扫雷任务结束后,回老家照张全家福。”邢志明的心愿,简单而质朴。 Ebg8qDE
去年11月5日,邢志明第二个女儿出生。11月27日,扫雷行动正式启动,孩子还未满月,他就从家乡直接奔赴雷场。 sFU< PgV 如今,妻子独自在家乡抚养孩子,邢志明的父母因年老体弱,留在海南老家。 =TB_|`5;j 一直以来,妻子坚持每天都要给他打电话。在她眼里,雷场上顶天立地的丈夫,他的安全是全家人最大的牵挂。 [^H2'&] 提起妻子王林艳,邢志明满脸愧疚:“老人不在身边,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我是心有余力不足……” xn8KOwX% F_-Lu]*
:qYp%Ub 第一次上雷场,大女儿刚出生;如今大女儿上学了,二女儿也半岁了,他还在雷场上。”王林艳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等排雷任务结束,一家人能好好团聚。 8$00\><r “我的军旅生涯从排雷开始,如果能够亲手终结雷患,那将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和收获!”邢志明动情地说。 b*|~F 上了雷场,邢志明和那些比他小十几岁的战友一样,背负几十公斤重的排雷爆破筒,一次次义无反顾地冲向雷场,走向危险地带…… ul{x|R 这一切,只为早日还给边疆群众一片宁静的土地。 ^:nc'C g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