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Qj=;[ mty1p'^KQ VZIR4J[\. Us~ X9n_F %:qoV0DR )OsLrq/ lKEa)KF[ ?Jtg3AY YO:&;K% k,Zm GllQ] 提起贫困户,在农村,我们不难想到那些家徒四壁,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的人。对于这些人,国家每年都会发放数额不等的困难补助,来帮助他们生活下去。然而,在农村,还有一些生活条件不错,生活水平早就在贫困线以上的人,却也想要通过“努力”来争当“贫困户”。这是为什么呢?农村老农的话或许说到了点儿上。[attachment=432686] w h$jr{
一、懒惰思想在作怪 在农村,大多数人都是勤劳朴实的,但不排除有各别人因各种原因养成了赌博,酗酒、好吃懒做等不良习惯,每天不想着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生活,却只想着如何能不劳而获。当发现做贫困户来钱比较容易时,就毫不犹豫地去争当贫困户了。[attachment=432685] ]^\8U2q} 二、“攀比”效应 同一个村子里,当有人因评上“贫困户”而得到国家补贴时,就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如果这种“贫困户”是通过不正当竞争得来时,本来就有些不平衡的心理就会立刻放大,就会产生“攀比”效应,使得更多人去争当”贫困户“。[attachment=432687] [W,-1.$!dM 三、“虚假”贫困户的存在 ”虚假“贫困户的存在可以说在老百姓当中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形成了很坏的示范效应,使一些没有生活压力的人极力想要通过不正当手段去挤占扶贫资金和社会资源。这种非法行为是国家严厉打击的。国家审计署此前报告指出,截止2017年10月底,已经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18万人,重新识别补录贫困人口9.51万人,970人被追责,问责,93%的问题得到整改。以后,国家对这些人的打击力度只会越来越严。[attachment=432688] Q:|w%L*E
其实说实话,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惰畏难攀比的思想。对于那些真正困难的地方,国家已经决定把贫困人口大量搬迁。那些过了贫困线不是贫困户的人,就不要再争当做“贫困户”了。 xqHL+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