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G R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发展,生活能提质,群众才欢心。”这是自治区烟草专卖局派驻靖西市新甲乡龙臻村驻村第一书记于建华半年多来的切身感受。为了打通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互衔接的最后一公里,于建华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新一任村“两委”班子一道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8-Z|$F" \.`{nq KyzdJ^xC" [attachment=534660] 9E 1F[W~@jW
11-?M 地处大石山区的龙臻村位于半山坡,每到雨季,村内水流都往村中一处水塘聚集,群众的生活污水也顺道排到水塘里。久而久之,清水塘成了臭水沟,无法排水的大雨天里,污水甚至往附近村民家中倒灌,这让当地群众十分烦恼。 hJoh5DIE95 %Q5
|RLD 2D{`AJ wgKM6? 2,'%G\QT X0]5I0YP [attachment=534662] U 0dhr; l [attachment=534661] 7p Zd?-6M^ yxy~N\0
k{+Gv}Y
“村里老一辈人都是择水而居,没想到发展起来以后,这个清水塘就成了村里的低洼地带,让全村群众进出都很不方便.我们向村里反应之后,没到几个月就给解决了,我还一起帮着挖管道,装排污管。”新甲龙臻村群众吕世业说,"这一届的村干部办事真快。" ^A t,x pIvr*UzY 9Qc=D"'
[attachment=534663] (=QiXX1r _I#a`G 为了解决龙臻村生活生产难题和制约瓶颈,驻村工作组与村干部首先从自身找短板,克服农村地区党员难召集、活动难开展、制度难坚持的“三难”问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实行每周例会、产业发展对接会和入户走访等制度,把问题挖出来,摆在台面上。经过多方走访了解,村内水塘不仅没有让乡村变得更美丽,反而成了污水聚集和内涝隐患点。经过召开群众大会,全村群众一致同意用石方填补的方式解决污水和内涝问题。 24d{ol) o:RO(oA0? 2NWQiSz
[attachment=534664] esHcE{GNOS !4fT<V( “只是将村内水塘填补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还是照样排到路上,久而久之地面湿滑或者积水还是一个隐患,干脆我们就把排污系统做好。”于建华说,解决问题的关键才能长久有利龙臻村乡村振兴发展。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多方调研,认为村道与产业路都是往山坡下走的,先做好排污系统,后期完善巷道和产业路将会更顺畅。 m)xz_Plc I!g+K WeS$$:ro
[attachment=534665] l|
QQ 4]ETF+ 为此,于建华与驻村工作队积极向后援单位申请资金近10万元,在村内预埋了直径80厘米长度150米的水泥管道,建设1个大型雨水井,4个沉砂池,解决了全村几代人的污水池、屯内排污和内涝隐患,水塘周围存在的宅基地权属矛盾也随之迎刃而解。周边256户1085人出行难题得到解决,全村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 f:/"OCig zWq&HBs qyY]:
(8
[attachment=534666] *> 7Zc d>`s+B9K0 “村里道路好了,通往产业路的这段就更顺畅了,下一步我们还将跟第一书记共同努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羊’和‘领头雁’作用,争取在年底申请到巷道硬化资金,把产业路拓宽,发展油茶、烤烟和养殖业。”村支书赵河说,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好事实事办得多,村干部跟着他有干劲。 /cZ-+cu 0d #jiG GuRJ
[attachment=534667] ?~rz'Pu~ YR0.m%U, 龙臻村前的连片耕地处于山谷之间,除了有十多户群众发展了72亩油茶以外,该村合作社还共同发展了240亩集体油茶产业,预计五年生油茶每年能有50万元的收入,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多元。新甲乡龙臻村群众刘姆讲说:“我家种的油茶有4亩左右,目前按照晒干6元每斤的价格,每亩油茶预计能卖500元左右,后面路拓宽的话,我们还能到地里面直接拿车运送采摘。” gib;> nuBK pm'i4!mY<P kwpbg Q
[attachment=534668] x@,B))WlGr 龙臻村下一步计划拓宽产业路,硬化村内巷道,建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使得村民群众能更方便地使用农机工具进行耕作,而不是靠人背马驼开展生产劳作,进一步节约人力和时间。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协商后,根据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拟流转100亩土地种植烤烟,利用后援单位支持,争取在2022年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形成以点带面格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全村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Znh)m SHUn<+/e
[attachment=5346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