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国屯:国境线上即将消逝的壮族杆栏村落 \.}c9*) 近日,笔者跟随地州镇古文村第一书记苏建国,从村部徒步3个小时山路到弄国屯,追寻中越边境即将消逝的壮族杆栏民居村落。 8a"%0d# [attachment=418375] C9 j|OSgk 图为地处中越边境群山环抱中的弄国屯 [attachment=418376] 图为弄国屯错落有致的杆栏民居 弄国屯,是一个长期封闭在大石山中的自然屯,因为不通路,村民们就地采用石料、杂木、竹子、野藤、竹篾等材料,依山而建,筑成了适应自然环境的杆栏民居。现今,整个屯没有掺杂一座钢筋混凝房屋,都还保留着清一色的壮族杆栏建筑,是一个典型的纯木瓦结构的壮民族杆栏村落。 弄国屯的杆栏民居布局紧凑,呈集中连排状,屯四周留有空地。分列三排的民居共23座48开间,所有木柱都立于石柱基础上。民居分上下三层,底层养家禽、牲畜,有牛栏、猪圈、鸡舍;第二层为堂屋和卧室供人居住,可防潮防野兽;第三层用横条铺盖,用于放置玉米红薯等食粮和一些不常用的劳动工具。 "J3x_~,[4m 在交通不便的物质短缺的年代,弄国屯的村民守候着岁月,依托杆栏房屋遮挡风雨,世代养育着壮乡子民。笔者今日看到的弄国屯,依然是“杆栏”上空炊烟袅袅,杆栏底层鸡鸭成群猪羊欢叫,杆栏堂屋上的火塘温暖着边远山区的壮家人…… Yz93'HDB J|rq*XD}q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部分村民举家外出打工不归和自然因素等影响,这种原生态的壮族杆栏民居,正慢慢地从村庄里逐渐消失,有些都没留下一点痕迹。目前,弄国屯保留完整的杆栏民房只有8座,无人居住的6座损坏严重,特别是几经风雨的侵蚀,2座杆栏木楼已倒塌沉埋在荒草中。 PmM3]xVzd Z5]>pJFq, 2016年8月得益于党的扶贫政策,政府开始修建古文村至弄国屯道路,预计今年8月份完工。屯长唐荣伟说:几个月后修通公路,从靖西城区到弄国屯38公里就一个小时车程,外出打工的村民将纷纷返乡修房建屋,传统的杆栏民居将面临被改造、被破坏的危险。 -H-~;EzU !Xw5<J3L- “保护壮族杆栏民居,是发展靖西乡村文化旅游的基础,加强边境一线壮族杆栏民居的保护和修缮,是实施“兴边富民”、精准扶贫政策的具体行动,需要政府部门帮助做好建设规划,既可以解决村民住宅问题,又能保留和传承壮族杆栏民居文化遗产”是驻村第一书记苏建国的美好愿景。 6-ils3&
[attachment=418377] 结构独特的杆栏建筑 [attachment=418378] 野牧的山羊皮毛油亮 0Y5_PTWb+Y [attachment=418379] |sZHUf_ 杆栏民居的连廊 [attachment=418380] 外出游子对家乡传统杆栏的依依眷恋 @=f\<"$vt [attachment=418381] 3irl
(;v 全家外出务工几年后破损的“家” [attachment=418382] 已倒塌的2座杆栏房屋只留下一些残石片瓦 ~7Ux@Sx; [attachment=418383] 9(<@O%YU 弄国屯中心的走道 [attachment=418384] {+ b7sA3 全木瓦结构的杆栏民居布局紧凑 [attachment=418385] J4U1t2@)9 集中联排的杆栏房四周留有空地 [attachment=418386] r:TH]hs12+ 1987年修建的弄国小学已废弃十多年 g#E-pdY [attachment=418387] pI<f) r 弄国村口一景 l}M!8:UzU [attachment=418388] h!9ei6 弄国屯村头的原始樟树林 [attachment=418389] 弄国屯周边原始植被郁郁葱葱 [attachment=418390] 图为正在修建的通往弄国屯的道路(发稿人:黄桂红) 7 Fsay+a S`Rs82> dUdT7ix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