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9ud8wLE[
最近 微信疯传一段视频 有人声称发现了塑料大米 还贴出了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其中一段视频中 KYZ#.f@
一位女士表示 自己花3块多/斤买的大米是塑料的 她用手指碾了一下两种不同的米饭 作对比 H+562W
NiFe#SLA 谣言视频(注:假!假!假!) h56Kmxxk aZ|?i
}
另一段视频显得更有料: 一男子不断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入一台机器 经过熔解、拉丝、切割等工序 最终生产出一粒粒状似米粒的白色固体 视频流传的同时 一般还配有一段文字 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8f<y~L_(`
c^O&A\+; 谣言视频(注:假!假!假!)假大米??? 我们每天吃的大米不会是塑料袋做的吧? 事情真相究竟如何? “塑料大米”是一个传了很久的谣言2011年国内外社交媒体出现类似塑料大米在中国被制造的谣言。随后,不少网民和专家指出这种所谓的“塑料大米”并非被当做食物。2015年网上出现“塑料大米”的另一个版本“棉花大米”,该谣言称有人用烂棉花做大米。随后被媒体辟谣称那些所谓的棉花其实是某种塑料或化纤,不会是真棉花,因为棉花熔化后会像泥巴一样毫无柔韧性,无法拉丝切粒。2016年 c5| sda{ 10月,“塑料大米”的谣言死灰复燃,国内外媒体相继辟谣。11月,塑料加工大米的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多家媒体相继就此视频进行辟谣。 Vo6+| ztk| Y]=k"]:% fJP *RVz 2016年,尼日利亚海关查获102袋50公斤装的“塑料大米”,引发全球关注。12月30日,尼日利亚官方公布了沸沸扬扬的“塑料大米”事件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这些大米并非塑料所制,但因为霉变不能食用。2017年近日,“塑料大米”的谣言再度出现,过往的一些谣言文章、图片和视频在互联网上不断传播。对此,不少网民、媒体纷纷指出,这种“塑料大米”不仅很容易识破,成本还高于正常大米,商家没有必要用塑料去替代假大米。传了6年的谣言还在传, oY5`r)C7
H0!$aO
辟谣 2~4&4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调查称,去年10月,环球网就报道过一则新闻:当时,美国一些媒体和社交网络上流传一段类似的虚假视频,视频还表示“为缩减成本,中国用塑料生产大米,而非种植,并将这些塑料米出口到西方国家。” tUuARo7# {n&n^`Em f`KO#Wc (/0dtJ 随即,美国辟谣网站“谣言粉碎机”发表文章称,“美国消费者们首先应该明白,如果买回家的大米用装东西的塑料袋做的,要吃不出来是很难的。”这家美国辟谣网站调查发现,“塑料大米”的谣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但一直到现在,在所有传谣的国家,没有证实发生过一例消费者分不清真实大米和塑料大米的情况。此外,央视也有过类似的辟谣报道,请看: CCTV4辟谣视频 o<J6KTLv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6年,尼日利亚海关查获102袋50公斤装的“塑料大米”,引发全球关注。该事件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说法大相径庭。最初有消息称,这些大米是“来自中国的塑料大米”,用以冒充大米出售给当地民众食用。不过,有媒体很快提出质疑:如果是塑料大米,那其单价是真大米的两倍,这些大米可能是为了绕来尼日利亚的进口限制而以大米面目示人的塑料原料。2016年12月30日,尼日利亚官方公布了沸沸扬扬的“塑料大米”事件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这些大米并非塑料所制,但因为霉变不能食用。那么, 谣言视频中的男子操作的是什么机器? 它生产出的状似米粒的 白色颗粒物又是什么呢? 0l4f%'f
>gs_Bzy]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塑料行业人士。当他观看了网传视频后表示,这根本不是在制造什么塑料大米,而是一个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他说,视频中所用的设备在塑料行业很常见,应该就是一台塑料造粒机。他说,工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而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Zp 5]GgjQ Zwz co 这位业内人士还提供一张类似塑料造粒机的图片,这台机器与视频中的机器几乎一模一样,有一个放置废旧塑料的入口,经过加工也会有个“出丝”的过程。 "G-h8IN^O J2 / 19'QE
[attachment=416720] >&Oql9_
是不是和视频中的机器一模一样? 7AS_Aw1L E]8uj8K3] `a:3S@n(} 他还告诉记者,这类再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10元左右,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过5元。塑料颗粒生产成本比大米高多了,怎么会用塑料去替代假大米呢? { =\Fc`74 9=j)g
大米比塑料便宜这么多, 造假也应该是用大米假冒塑料吧? ahIDKvJ4
ij|>hQC5i 腾讯较真平台也指出,网上流传的“塑料大米”加工的视频,但其实视频展示的不过只是再生塑料颗粒的加工过程,和大米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不过,识破这则谣言,也无需知道视频里到底在做什么。因为拿塑料颗粒“假冒”大米会很容易被识别出来,根本骗不了人,比如同样泡在水泡,塑料颗粒会浮起来,而大米会沉下去,且两者的口感也完全不一样。商家没有可能造假还留这么大一个破绽,这么干纯粹是惹火上身。识谣类似“塑料大米”的谣言 V%)Tu{L
该如何识破呢? &XdTY +
mBJr*_p 1.凶猛的“塑料神话”,仅出自短短几分钟的手机视频,视频内容避重就轻,而且镜头前的人刻意误导观者,视频“伪打假真造谣”。 Kj "X!- '
tHa5` ).IyjHY 2.根据常识识破“塑料神话”并非难事。塑料薄膜和正常紫菜也非常容易区分,比如浸泡时,干紫菜能够吸收大量水分,被成功泡发,相比之下,塑料浮在水面上,不能吸水。粉丝亦是如此。造假容易识破且成本高,商家绝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cSm"s
,v
2^Ui TpwN2 = 3.大多数谣言的传播机制大同小异,避免踏入认知雷区而轻信谣言,要常对接收到的热门信息保持怀疑态度。 liG|#n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