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西老野 |
2021-10-13 10:52 |
作为80后和90后曾经的 社交打卡宝地, KTV是每个人青春回忆中 不可或缺的一页。 然而,受各种因素影响, KTV企业数量正逐年下降, 多数企业经营面临窘境。 [attachment=533440] wO89&XZ< cPSti 南宁去年仅剩153家KTV X]MTaD.t
.=CH!{j 1988年,KTV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市场。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特别是“量贩式KTV”的出现,让普通老百姓成了消费主流群体,KTV走向大众时代。
Y=|CPE%V p $XnOh 从2016年起,KTV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营业额上都在急剧下滑。 b(1:w"wD DEcGFRgN~ 根据《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2016年,传统KTV的数量就减少了将近60%;2020年,因疫情等原因影响,KTV数量整体下降了70%~80%。我国现存的KTV企业仅剩约6万家,是巅峰时的一半。 k1m'Ka- $-e=tWkgv 南宁KTV行业的境遇也是如此。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有关负责人透露,2016年,全市KTV企业数量为302家,2019年减少了将近100家,只有209家,而到了2020年,则下降至153家,差不多只有四年前的一半。 IG&B2* s*eyTm 不仅数量下滑,KTV的生意也在走下坡路。8月以来,记者走进多家闹市区的KTV,发现现场冷冷清清。“60多个包厢,只开出七八个,晚上能开出去的包厢不到一半。”南宁市朝阳商圈一家KTV的前台负责人说,这是常态。位于北湖路、五一路的两家KTV情况更糟,白天已停止营业,晚上不到一半的开厢率。 2=O))^8 w?i)/q “麦霸”只剩回忆 ]An_5J
E;$$+rA 你多久没去过KTV了? }q]jjs ] .`_,
IO 今年8月下旬,记者在网上发起调查问卷,结果显示,KTV消费的主力军集中在31岁至45岁之间的人群,在参与投票的1700名网友中,1026人称“时间太久了,记不清了”,还有214人称超过一年时间没去过KTV了。 :k\}Ik r\B"?oqC 谈及原因,不少人表示,现在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带娃,周末则是少有的亲子时光,没时间去了。 ZLuPz# /0-\ek ye 根据某团购App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18至21岁年龄段的量贩式KTV用户数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13.4%,消费额也同比下降15.4%。 h*l
cEzG?A yE<,Z%J[n 记者走访发现,KTV仿佛成了“大叔大妈们”的新宠。9月25日下午,在南宁朝阳广场附近的一家KTV内,有55个包厢开厢接待客人,其中50个包厢内的顾客都是中老年人。 03C .Xh=! [attachment=533442] ys/vI/e\ X= SG KTV的客源去哪儿了? c{ 7<H 2zM-Ob<U` 短短几年间,KTV企业数量为何会直线下滑? vU7&'ca 5Vm Eyb 在线下,从2017年开始,电话亭式的迷你KTV悄然遍布商场、电影院等商业热点区域。 }]`}Ja A^t"MYX@ 在线上,以唱吧、全民K歌为代表的线上平台不断崛起,这些唱歌App还带有一键修音、“一站式”MV录制和剪辑、社交分享等诸多玩法。 ePi
Z @??u})^EL 《2020年中国在线K歌社交娱乐行业发展洞察白皮书》显示,在线K歌的网民渗透率在50%以上,用户呈现明显增长的付费意愿,这些用户很大一部分都曾是量贩KTV的客户群体。而且这种音乐消费克服了KTV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几乎贯穿全天时段。 UL[uh@4 Agz=8=S% 在90后和00后群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1人手机、2人酒吧、4人密室、6人桌游、8人剧本杀、多人轰趴。”记者调查发现,离开了传统的KTV后,部分年轻人投入轰趴馆、剧本杀等多元、小众的新兴娱乐方式的怀抱。 kM,@[V [attachment=533441] [attachment=533443] \Me"'.F? 5e)i!;7Uv 本报发起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不去或少去KTV的原因”选项中,有23%的人认为“KTV过时了”,还有23%的人表示“有更新潮的唱歌方式”。 j+ I*Xw [attachment=533445] q{[1fE"[K4 在新兴娱乐方式的选择上,68%的人更喜欢“户外主题聚会”。 ZDfS0]0F [attachment=533444] d;<.;Od$`
|
|